五月的重慶,春未遠而夏已至。難得的雨后初晴,碎金陽光灑在人們身上,不經意間捎來久違的愜意愉悅。
5月27日,渝中區(qū)初中英語教學工作坊全體坊員、“張理英名師工作室”全體學員、市規(guī)劃課題組成員,以及全區(qū)七年級英語教師等近百人齊集一堂,在我校學術廳進行了初中英語學科課例觀摩研討活動。
本次活動主題是“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內容選取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Go for it!七年級下冊第十一單元《How was your school trip?》為課例進行“逆向設計、分層達標”設計展示,以說課展示——課例展示---同伴評課---導師點撥四個環(huán)節(jié)展開。
第一階段,我校英語工作坊坊員楊淼琴老師作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說課,名師工作室成員求精中學張宗妮老師作展示課課例設計說課。楊老師以宏觀的視角,讓師生們感知主題意義下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的出發(fā)點、設計目的和單元任務,以及單元課時分配的解析。
張老師則從微觀的視角,具體就難度最大的語法和寫作板塊的課時設計進行了闡述,細化學情研析,解剖課時設計意圖,明確單元目標和課時任務。
我校英語工作坊坊員李姝姝老師和名師工作室成員彭小琴老師現場授課。李老師以單元任務School Trip為主線,引領學生在已有所學的詞句基礎之上感知語法、發(fā)現規(guī)律、總結要點。選取學生體驗的研學經歷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場景,學以致用,暢談經歷、分享感受。
彭老師則在此基礎上,帶領孩子們進一步開展寫作課的學習。精心選取并充分利用教材篇章,循序漸進地啟發(fā)學生關注篇章結構、關注寫作的邏輯順序和寫作要點。不僅成功地幫助學生謀篇布局,還原真實的體驗和情感輸出,更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了寫作評價清單,讓學生在自評、互評的過程中增進思維碰撞、提升寫作品質,讓寫作任務得以有效落實。
在熱烈的同伴評課環(huán)節(jié)中,觀課老師們紛紛點贊四位說課和授課的年輕老師,特別肯定了今天觀摩研討活動的價值和借鑒性。老師們談到,今天了解的展示課課例的設計理念、“逆向設計,分層達標”的實施策略,以及創(chuàng)新的寫作評價方式讓人耳目一新,讓大家真正看到了“主題意義下的單元整體教學”實踐的效果和價值所在,值得學習感悟和體驗借鑒的太多了!
最后,渝中名師、渝中區(qū)初中英語工作坊坊主張理英老師對此次活動進行精彩的點評和總結。張老師就設計理念、實施策略和教學評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
她說到,“基于主題意義的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是近幾年來初中英語教學實踐探究的焦點所在。如何依托教材,提煉單元主題任務,從整體布局到課時分配,從宏觀架構到課時目標,再至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教學活動的精心設計都是值得老師們學習思考的問題。運用“逆向設計,分層達標”的實施策略,并將此理念貫穿單元整體設計始終,讓英語學習真正發(fā)生,讓學習過程真實展現,讓學習效果真實落地,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這著實需要老師們思維“動起來”,搭好“腳手架”,才能一步一步幫助學生筑起英語學習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
此次初中英語學科課例觀摩研討活動是渝中區(qū)義務教育課堂教學質量提升試點項目---區(qū)域推進“共生課堂”提升中心小學教學質量行動研究的一個縮影,也是項目進行階段中一次展示和小結。
在歷時一年半的學習研究中,我校英語工作坊在坊主的帶領下,通過系統(tǒng)學習“共生課堂”理念,研討課堂教學模式,嘗試單元整體教學,以及每一課時、每一課型的優(yōu)化設計。在工作坊坊員的互幫互學中,歷經反復推敲打磨,在體驗中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課堂教學設計,不斷感知教學改革給予自己專業(yè)的變化、給予英語課堂新的生命力、給予學生學習能力的不斷提升。
此次活動得到了區(qū)內同行們的積極肯定、持續(xù)關注與殷殷鼓勵。相信在今后的學習中,我校英語學科工作坊定以好的辦法落實教學改革,拿好的形式盤活教學形式,用好的理念提高教學成績。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志之所向,無堅不入”。目前大中站在新的發(fā)展起點,過去和未來接替承續(xù),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同行。面對學校新的發(fā)展任務,英語工作坊全體定和學校一起堅定凝心聚力謀發(fā)展的決心不動搖,借勢發(fā)力,砥礪前行,定能繼往開來,再譜新篇,再創(chuàng)輝煌!
圖:英語工作坊
文:黃笪
校修:馬天英、汪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