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上期期末成績,切實提升教學質量
2020年5月19上午,渝中區(qū)初中物理教研員王安民在我校物理工作坊主持了主題為“分析上期期末成績,切實提升教學質量”的專題研討活動,與會人員有物理工作坊成員:陳忠明、謝文慶、謝偉、徐楊、唐宇星、孫亞運、李林奕,還有渝中區(qū)進修學院的研究員江明菊老師。
首先,初三、初二年級的備課組長公布了上學期各個班的“三率”,并對之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了交流。之后王安民老師提出了本期的任務——提質,即本屆的任務就是“抓時效提質量”,同時也分析了我們物理工作坊這個團隊的優(yōu)勢和不足。
提質的途徑有兩條:一是課堂,二是作業(yè)。
教師的主戰(zhàn)場還是在課堂,所以優(yōu)化教學設計特別重要,即使學生有諸多問題,教師要改變的只能是自己,通過自己的智慧、行為影響學生,加強和學生的溝通,以情來驅動他們,要在課堂中要質量。
課堂上如何調動學生的思維呢?讓他們主動的觀察思考從“輸入式教學”變成“輸出式教學”,讓新授知識和已有知識進行連接,存入長時間記憶庫里,能夠穩(wěn)固的提取使用,每提一次記憶就會激活相關的存儲,而方式就是通過小組討論,互相講解,把簡單的灌輸式變成深度學習。
課后布置的作業(yè)要“做實”,要針對自己生源的情況,確定好“難度”和“作業(yè)量”,做到優(yōu)化設計。
王老師還提出了還可以在預習方面進行有效設計,把學生的課前預習做好,這一周進行謀劃,下一周開始實施。預習任務的設置是一個技術活,例如:預習什么?要多長的時間?用什么的檢測?我們工作坊的坊員也提出了可以從記公式單位開始,也可以從基本的做題過手開始。
本期我校物理工作坊的主題就是兩個字“提質”,我們本著用心做事,用情做人的原則,把課堂和作業(yè)做實,同時在預習上進行專項設計,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去落實工作,相信成定能讓老師教有所得,學生學有所獲。
圖:陳忠明
文:陳忠明
校修:王安民、汪煜杰